山东港口旗下五方合资,新公司如何破局港口转型?
发布时间:2025-07-23 01:42 浏览量:1
方舟智能的诞生,是山东港口在智慧港口建设征程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有助于打通港口与供应链的“数字任督二脉”,未来或将带来港口业务的质变。
近年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港口)的战略方向和服务功能发生重大转型,正积极构建“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核心竞争优势,集成港内外两种资源,把港口打造成连接各方的“万能接口”,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以全链全程全域的优质综合服务,全方位服务供应链客户。
在这一战略转型进程中,方舟智能港航口岸服务(青岛)有限公司(简称方舟智能)应时而生。
方舟智能将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奏响数智化筑基、绿色突围与全球战略的三重奏。
战略基因重组
港口转型的深层动因,或许是传统装卸业务天花板可以预见。方舟智能的诞生,有助于打通港口与供应链的“数字任督二脉”,未来或将带来港口业务的质变。
方舟智能由山东港口旗下青岛港、日照港、科技集团、物流集团、投控集团五方合资重组,于2024年5月注册,2024年10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
成立短短一年,方舟智能便获“2024港航物流年度企业-十大科技突破企业”荣誉,围绕港航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战略目标,形成五大产品体系,包括:云港通(全域口岸智能服务平台)、舟道网(智能供应链综合服务产品集群)、Port Energy(智能航运能源服务体系)、Harbour OS(全栈智能港口运营系统解决方案)、方舟TaaS(贸易即服务大模型),其中,“云港通——数智赋能港航新生态建设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港航物流业TOP30创新案例”。
不仅如此,6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聚焦点赞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智慧化服务平台,进口提箱业务办理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20分钟。6月14日,央视《晚间新闻》聚焦报道中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落地山东港口青岛港。
接连两次国家级媒体的重磅聚焦,更是将其幕后的主角——智慧服务平台运营主体、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实施主体——方舟智能的行业影响力推向全新高度。
作为山东港口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方舟智能如何在成立一年内即实现创新突破,收获各方点赞?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总结下来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是平台引领。打造云港通平台,完成近400类港口线上服务的整合升级,服务范围覆盖山东全域;打造全球首个港口服务类大模型“方舟TaaS”,将AI技术与港口业务的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全新数字化服务体验;打造“千纸鹤PulpCrane”纸浆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产品,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
二是机制突破。联合海关、海事、边检、交通局以及港航物流企业,以创新协作重塑智慧监管服务体系,覆盖“1+5”多货种、全领域服务,在普货智慧查验的基础上,延伸冷链、拼箱、危险品、粮食、矿产品五大板块,实现查验信息实时推送,全程电子跟踪。自2025至今,青岛港线上查验完成集装箱货物8.9万箱、散货累计202票,查验物流周转效率提升35%。
三是生态赋能。瞄准港口绿色能源加注服务短板,全力构建“Port Energy”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与中国船舶燃料青岛有限公司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中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落地山东港口,填补了中国北方港口生物燃料油加注的空白。
挑战化作跳板
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之际,国际供应链面临多重挑战,面对外贸不确定性陡增的现状,港口服务升级需要更聚焦供应链的韧性与协同性,方舟智能精准锚定这一转型需求,全面发力数字化基建与全链条协同,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6月20日,在山东港口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上,“云上山港”智能供应链双品牌战略成果——“云港通+舟道网”正式发布,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据了解,“双品牌”由方舟智能研发运营,以双轮驱动模式,致力于打造覆盖“港口生产运营全链条”与“港航产业链供应链全场景”的智慧供应链双引擎。其中,“云港通”聚焦集装箱全流程服务和口岸协同发展打造了十大产品体系,涵盖监管、港口、航运、贸易、金融等功能400余项,构建全域连接、高效协同的港航口岸服务新生态;“舟道网”则以数据为纽,链接港口资源,打造“千纸鹤PulpCrane”等5大供应链产品,推动港口供应链服务向精细化、智慧化的更高能级迈进。
以“千纸鹤PulpCrane”为例,这款由方舟智能在3月发布的创新产品,是全国港口首个纸浆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产品,聚焦散杂货领域,一举实现三大突破:第一,全流程数字化,实现纸浆从装货港到纸厂的全流程无纸化追踪,减少人为效率损耗;第二,智能数据协同,打通浆厂、船公司、纸厂数据壁垒,预判贸易政策变动并动态调整物流计划;第三,增值服务嵌入,创新嵌入供应链金融、能碳管理等多元化增值服务模块,构建完整服务矩阵,打造差异化供应链价值体系。
以数据链驱动供应链韧性,方舟智能以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为核心路径,在变局中为客户构建更透明、更韧性、更高效的物流体系,全面赋能供应链自主可控,为行业提供智慧供应链的全新解决方案。
同时,方舟智能清醒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贸易格局下,作为港航科技领域的后起之秀,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专注打造真正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增长点。而这个增长点,关键在于“创新”。
一是业务创新,依托云港通平台,让前沿技术更好地适配港口多元业务场景。二是服务创新,依托数智赋能,打造全域、全连接的港航口岸生态服务产品,着力构建“港口+”产业生态圈,全方位服务供应链客户。三是技术创新,聚集“数字口岸服务”“绿色能源服务”“人工智能×”三大战略,为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添加“倍增器”。
同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须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
据方舟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方舟智能已开始逐步规划出海战略,通过打造标准化的产品体系全面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地制宜,针对区域市场特点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携手当地优质合作伙伴共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抢滩新能源加注
值得注意的是,方舟智能正积极把握绿色发展机遇,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周期中展现技术实力及综合解决方案的创新优势,抢占绿色转型先机。
3月20日,青岛港与中远海运集运、长荣海运、ONE、马士基等10家船公司,共同签署《绿色能源供应合作备忘录》,方舟智能作为业务的实施主体,将与船公司在替代能源业务上展开全方位、常态化合作。
在绿色甲醇方面,青岛港已完成甲醇码头及储罐设施改造,拥有6座3000立方米内浮顶储罐,为甲醇的储存提供了充足空间。同时,方舟智能已取得ISCC EU等国际认证,具备开展绿色甲醇船用燃料加注条件。
生物燃料方面,青岛港已具备开展生物柴油、生物甲烷等绿色能源业务条件。6月14日,中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落地青岛港,6月17日,高效完成“中远非洲”轮2700吨生物燃料油(B24)的加注作业,标志着青岛港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常态化运营。
分析青岛港新能源加注优势,具体有以下三点:
其一,地理位置优越,能够吸引众多国际船舶停靠,市场空间广阔;其二,港口设施完善,硬件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其三,腹地产业基础雄厚,在甲醇、氨等绿色燃料的生产方面具有较大的产能和技术优势,燃料供应稳定,运输成本和供应风险更低。
从国内港口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来看,上海港已率先开展新能源加注业务。在此背景下,青岛港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常态化运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可与上海港形成南北协同的清洁能源加注网络,实现生物燃料油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将共同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航运燃料加注市场的话语权,助力我国抢占全球绿色港口建设的制高点。
展望未来,方舟智能在推动港航绿色能源供应体系搭建,促进绿色燃料在航运领域的应用上,将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锚定港口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前沿,全力打破行业壁垒,深度融合港口、能源、航运、物流等领域资源,构建起高效的绿色能源供应链服务生态;二是瞄准港口绿色能源加注服务短板,推动绿色替代能源加注服务功能优化完善,在青岛乃至山东全域开展甲醇、LNG、液氨等绿色替代能源业务合作;三是着力构建多元化、低碳化能源体系,更好发挥港口枢纽作用,以实现低碳、零碳航运为目标,积极参与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作为山东港口立足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而成的强力引擎,以及持续放大供应链综合服务效能、锻造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方舟智能的成立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口岸通关效率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升级、服务功能不断延伸,助力青岛提升国际枢纽地位、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版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