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态 塑强“底座”——山东港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5-06-04 11:09  浏览量:16

5月22日,在“凯普圣拉萨罗”轮作业中,山东港口青岛港(简称“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历时10小时35分钟,以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62.62自然箱/小时的成绩,第十三次刷新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从码头生产作业到供应链综合服务,从开放港口场景到构建“港航创新生态圈”,山东港口在科技支撑、智慧赋能下,作业效率持续提升,服务响应不断提速,港口生产力“含新量”越来越高。

港口群智能升级

5月28日,记者在山东港口日照港(简称“日照港”)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看到,一台台高耸的自动化轨道吊舒展长臂,精准地从货轮上抓取一个个集装箱,无人驾驶的智能导引运输车则自动驶入对应位置,“接过”集装箱,运往堆场。

“这是新入列的车,依靠北斗导航系统,可实时测算最优行驶路线,相比传统人工执行调度策略,作业效率实现进一步提升。”日照港相关负责人指着智能导引运输车介绍,除此之外,码头还推动主要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构建“无人化+可视化”作业场景,完成23项技术突破……综合效率提升9.5%,自动化轨道吊设备故障率同比降低10%。

在山东港口,码头生产作业的智慧新场景一直在不断刷新: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升级算法与算力,持续提升码头作业效能,系统能在毫秒内从15万余场位中选出最优堆码位置;日照港建成投用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一阶段;山东港口烟台港(简称“烟台港”)依托行业领先技术,实现商品车在闸口、堆场、车库、岸边间的全流程智能化转运、无人化作业,打造全球首个通过“碳中和”认证的智慧绿色滚装码头;山东港口渤海湾港(简称“渤海湾港”)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全流程自动化木片码头,打造全流程智能作业模式,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升级,作业效率提高10%以上……

与此同时,码头上高效运转的形形色色的装备,也越来越有“含新量”:在日照港石臼港区,港、校、企联合研发的首台全国产自动化粮食卸船机投入使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100%国产化,卸船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烟台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上的全自动化卸船机精准抓取铁矿石,商品车码头上一辆辆蓝白相间的AT-AGV载着滚装车辆在往返穿梭中精准完成取放车作业……

2024年,山东港口集装箱和大型干散货专业泊位自动化、半自动化率分别达到63%、96%,智慧港口应用场景数量达45个。

供应链智慧转型

“以往,件杂货相关数据需人工录入,现在客户可用APP自助上传数据,1分钟就能办完手续。”烟台港生产业务人员给记者演示了“烟台港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手机端界面。

“通过该平台,烟台港业务办理速度提升了150%。”烟台港生产业务人员说。

港口智慧化,不仅在码头,还在供应链。立足一体化改革发展平台,山东港口不断探索港口数字化的“创新深水区”,在大力推动码头设施智能化、流程化的同时,还着眼于推动生产运营管理和服务智慧化,围绕发展供应链综合服务,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探索实践。

——青岛港携手物流集团、贸易集团、科技集团打造“千纸鹤PulpCrane”纸浆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产品,让纸浆无论是在仓库中还是在运输途中,每一个动态都尽在掌控之中;

——烟台港上线“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涵盖港口、口岸、物流、航运、贸易、金融等内外部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全链条的个性化、集成化供应链服务;

——贸易集团升级上线“智獴Ⅱ期”,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一体化贸易智慧风控管理服务体系;

——物流集团将物联网、区块链、AI、数字孪生、智能算法等技术与业务发展相结合,持续丰富“一通四达”产品功能,精心打造“陆海纵横”系列数字化产品,累计提供数字化服务300余项,线上业务办理超1.2亿笔……

今年3月,山东港口智慧绿色港建设成果的“集大成者”——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天和”正式对外发布,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港口物流AI大模型提升单证流转效率50%,缩短物流服务周期35%。目前,“天和”方案已在山东港口21个港区全面落地应用,为港口转型提供智慧化核心“引擎”和全方位数字化支持。

构筑“港航创新生态圈”

山东港口依托自身丰富多元的港口运营场景,充分发挥在港航领域的资源整合优势,在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与探索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构筑“港航创新生态圈”,实现港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今年2月,在山东港口召开的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上,山东港口与百度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在智慧港口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探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启动“氢港智链”科创发展基金及项目合作,进一步支持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相关产业发展;携手多方生态伙伴成立“山港科技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开展港航领域生产、经营、安全、服务等一系列场景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解决方案研发和落地应用……让山东港口的技术攻关与场景创新形成闭环,涵养出活力更为充沛的创新生态。

山东港口构筑的“港航创新生态圈”正持续为港航行业“输出”前所未有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服务。

山东港口发布行业首个“数赢通”数据流通共享服务平台和“数流水”等七款数据产品,打造 找数据、找应用、找服务、找资讯4个核心功能,完成国内首个基于跨境数据流通场景的可信数据空间;山东港口智能服务平台“云港通”在海关、海事等单位上线应用,VGM智能服务在船公司、场站、海事局等口岸监管单位上线应用,携手海关、海事、边检建设关港通、E民宝等系列智慧监管系统,推动“港口+政府+海关+铁路+企业”联动;作为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的重要配套措施的“港云仓”平台,已链接山东港口36个一线作业单位、29家省内外金融机构,形成覆盖“装卸仓储—物流运输—金融融资”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出了“港航信用+数字金融”的供应链服务新模式……

未来,山东港口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开新局,以“创”的劲头攀高峰,全力打造科技强国重要战略支点、产业链升级关键引擎、数智管理行业标杆,不断提升港口服务国家战略的枢纽作用和支撑能力,努力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挑大梁”。(全媒记者 马榕蔚 通讯员 孙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