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犇科普会【康复牛】| “在黑暗里折星星”,一位治疗师眼中的少年抑郁康复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11 01:20  浏览量:1

我第一次见到康复师时,正用指甲抠着手腕上的结痂。校服袖口被我咬得发硬,上面沾着泪水和牙膏的薄荷味——妈妈非要我刷牙才肯出门。

康复师所在的活动室比我想象的亮。白炽灯照得人无所遁形,我缩在沙发最里侧,听见自己的心跳震耳欲聋。康复师没有立刻问我一些心理上的感受,他只是推过来一盒彩色回形针:“能帮我分分类吗?银色的放左边,彩色的放右边。”

后来每周活动时间,我们都在运动馆打羽毛球。白色的羽毛划过空气的声音让人安心得多,后来的某个活动日,我发现自己竟然在等球拍接触球面的那一刻——“啪”,像按下某个开关,积压的眼泪突然决堤。康复师没有递纸巾,他只是把球轻轻抛过来:“这个杀球很厉害,下次可以教教我?”

我总在治疗室画黑洞。用油画棒一层层涂黑,直到纸面泛起毛边。直到有天发现黑洞边缘多了几粒银点,"是陨石。"康复师指着我的帆布鞋,"和你鞋带上反光的亮片一样。"我突然愤怒起来,抓起红色蜡笔在黑洞中央狠狠戳了个太阳。后来那个太阳变成了校运会的气球,再后来,变成同桌送我却被我扔进垃圾桶的千纸鹤——原来不是所有光亮都带着刺痛。

"他们说我是装的。"我第一次主动开口时,正摆弄着沙盘里的小房子。康复师放了个玻璃罩在房子上:"试试看,现在能听见他们说话吗?"我愣愣地看着他,突然发现那些刺耳的声音变得模糊,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水。原来只需要一个透明的屏障,就能让恶意的分贝降下来。

昨天返校时,我在走廊遇见曾经议论我的同学。他们惊讶的眼神扫过我手腕上未褪尽的疤痕,而我摸了摸书包侧袋——那里装着康复师最后一次治疗时叠的锡纸星星。"每颗里面都写了句话。最亮的那颗可以拆开看看?"

午休时我躲在楼梯间展开锡纸,上面用钢笔写着:"疤痕是勇气的勋章,而你已经收集够多了。"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字迹上,像给每个笔画描了金边。我突然想起诊室窗台上那盆绿萝,当初觉得它迟早会枯死,现在却已经垂下了翠绿的藤蔓。

当他背着书包重新走进校园的那天,康复师在康复手册上写下:"成长本就是一场带着雨奔跑的旅程,而你已经学会了给自己撑伞。"康复师和我坦言,所谓精神康复,从来不是驱散阴霾,而是陪着每个被困住的少年,在黑暗里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微光——就像此刻,阳光正透过窗棂,在他的工作记录本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康复科简介:

我院康复科1997年成立,2015年依照国际先进康复理念重新组建,通过不断完善硬件设备设施,持续引进优秀人才,不断创新康复项目,积累大量临床康复案例,打造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康复团队。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功能损害及潜在优势综合评估,采用作业治疗、物理治疗、艺术表达治疗、认知矫正治疗等多种康复手段,提高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劳动/工作技能以及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功能恢复。目前拥有专项治疗室十余间,康复治疗项目涵盖作业治疗、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精神科物理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社工成长小组、职业功能训练、志愿者服务等。

我院2019年获评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神康复基地,2021年由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审核确定为第一批河北省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省级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康复科。科室拥有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康复治疗师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康复团队。曾多次派人员到香港,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地交流学习,团队成员基础理论扎实,实操技能熟练规范,每年均承担河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承德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系及社会学系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