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瑞华同志遗体火化:一位老省长的最后嘱托,为何让市民冒雨相送

发布时间:2025-05-19 06:56  浏览量:29

2025年5月18日的清晨,广州的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同志的遗体将在广州火化。

这位曾经主政广东七年的“技术派省长”,在生命的尽头依然还践行着“不扰民”,不给人民添麻烦的承诺,却仍有数百名市民自发的来给卢省长送别。

“卢省长生前最怕麻烦别人。”曾经一起在佛山分析仪器厂与卢瑞华共事的老工人陈伯,凌晨5点的时候就从佛山赶来了。

他记得,1982年厂里生产线发生了故障,当时任厂长的卢瑞华,穿着工装裤直接就钻机器底下进行检修。

检修完毕后,他满脸的油污却笑着说:“问题解决了,大家赶紧生产,不要耽误生产计划。”这一幕让陈伯记了一辈子,“后来他当省长以后回厂里调研,还是先看完车间再看会议室”。

这种务实的作风保持了卢瑞华的整个职业生涯。1996年的他刚就任省长时,广东正在面临国企改革。

“有领导提议搞‘百亿工程’来撑一下门面,卢省长当场提出反对:‘与其砸钱建地标,不如多修几条路’。”后来省财政硬是挤出20亿元,优先解决了粤东山区饮水难题。卢省长真是人民的父母官。

遗体告别的仪式上,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扉页清楚的写着卢瑞华2003年卸任时的留言:“切记三不——不搞特殊待遇、不插手旧部工作、不为亲友打招呼。”

他的司机老周哭着说:“退休以后他经常去老年大学教大家书法,有的企业就想送润笔费,他总是摆手:‘要找我写字可以,提钱就别来’。”

这种自律的作风,甚至延续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据医院的护工回忆,卢瑞华昏迷前反复的叮嘱家属:“别给组织添负担,后事简单办。”

5月18日仪式现场,没有花圈海洋,没有长篇悼词,只有中山大学学子手写的千纸鹤串成“民心”二字,在雨中轻轻摇晃。哎笔者写到这也感动的流泪了,真是咱们人民的好官。

88载的人生,44年的公仆生涯,卢瑞华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像那天的细雨,悄无声息的滋润着岭南大地。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注解:真正的民心丰碑,从来不在鎏金刻字的石材上,而在老百姓用脚丈量的送别路中。

当越来越多的官员学会在社交媒体“亲民打卡”的时候,这位老省长用最朴素的方式证明:为人民做过的实事,永远比热搜上的点赞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