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南王家上流社区:“宠老”新花样 生活很快活

发布时间:2025-05-29 13:32  浏览量:15

社区老年养护院的员工和老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如何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然成为社区治理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世园街道的南王家上流社区,积极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之路,凭借助老大食堂、老年养护院、爱心超市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等一系列暖心举措,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暖心餐饮:敬老食堂吃出幸福味

“年纪大了,做饭实在不方便,社区助老食堂可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75岁的王阿姨是南王家上流社区的居民,自从社区助老大食堂开放后,她每天中午都会来这里用餐。食堂精心准备营养均衡的中餐和晚餐,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为了解决高龄老人外出就餐不方便的问题,我们还开通了上门送餐服务,有需要的老人可以打电话给社区或助老食堂提前预约上门送餐,到了吃饭点,助老食堂工作人员就送餐上门了。”社区副主任王龙告诉记者。

更为贴心的是,社区为60岁以上的男性居民和50岁以上的女性居民每月发放200元的用餐补贴。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专业照护:养护院里住出安心情

“你看我叠的千纸鹤好不好看?”刚做完手工的78岁的夏女士拿着自己的作品向记者展示,她已经在社区老年养护院住了近3年。“一开始是老伴生病了需要人照顾,我年纪大了,力不从心,我们就来到这里。后来,老伴去世了,但是我在这里住习惯了。这里环境好、工作人员有爱心,我就继续在这里住下来了。”提起老年养护院,夏女士竖起大拇指。

据悉,对于高龄、失能或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而言,专业的照护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障。南王社区老年养护院是一家嵌入式、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设施,社区老人入住享受半价。养护院的成立使社区在医疗、助老、养老方面得到了质的提升。近年来,南王社区老年养护院进行环境改造,打造“失智友好型”空间,进行专业团队建设,聘请神经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定期坐诊,对养老护理员定期进行“失智症照护技能”培训。

“以前老人在家时,我们工作繁忙,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二是没有专业知识,照顾起来十分吃力。现在老人住进养护院,有医生定期检查身体,还有专门的康复训练,我们感觉状态好了很多。”失智老人家属李先生说,养护院提供的“喘息服务”有效缓解了长期照护的压力。

便利生活:爱心超市的贴心关怀

由于社区离周边的菜市场有一段距离,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买菜购物可能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南王家上流社区考虑到社区老年人的“难处”,开设了社区爱心超市,为每位居民每月发放200元菜金补贴,老年人可凭卡购买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以前买菜需要子女帮忙,现在只需步行几分钟就能到爱心超市选购。社区想得真周到,连买菜都替我们考虑到了。”正在挑选调味品的居民张先生说。

社区爱心超市的设立,不仅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真正做到了“便民惠民”,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轻松惬意。

此外,为了让老年人出行更加便利,南王家上流社区近年来大力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社区修建了便民通道,安装了防腐木座椅。便民通道平坦宽敞,方便老人行走;防腐木座椅可以让老人在行走过程中随时休息。

文化滋养:多彩活动的精神盛宴

为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置了棋牌室、健身室、图书室,并开设舞蹈、锣鼓、腰鼓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毕增琴是社区舞蹈队的骨干成员,每周她都会和姐妹们一起排练,社区文艺演出中也常出现她们靓丽的身影。社区老年文艺爱好者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极大地增强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

社区还注重发挥老年人的自身优势,成立了老年志愿者服务队,让老年人在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68岁的王崇云自从退休后就开始在社区做志愿者,现在他主要负责社区棋牌室的管理,记者采访时,他正在给棋牌室打扫卫生,迎接下午老年人来休闲活动。“退休闲在家也没事干,社区其实就是我们的‘家’,作为老党员,能给社区帮点忙,咱心里也高兴。”

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建设,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温度。南王家上流社区通过一系列举措,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建平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社区中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