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李慧勇:难忘的税校时光

发布时间:2025-05-27 01:24  浏览量:24

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三十多年前税校的学习生活,是青春里最滚烫的诗行,是生命中永不褪色的珍藏。每当回忆起来,我的心头总是暖暖的,仿佛时光从未走远。

1993 年 7 月,结束了紧张的高考,在长达两个月的焦灼等待后,我终于收到了山西税务学校的录取通知书。10 月 2 日,天还没亮,我和父亲便挤上了去往省城的大巴。在一路颠簸、一路担心、一路期待中历经近10个小时到了省城。然后,一路走一路打听,感觉步行了很久很久,就在筋疲力尽几将崩溃的时候,终于抵达了税校。第二天上午,交了1500多元的学费,领取了相关物品。从那一刻起,我的税校生活正式开始了。

(一)

分班时,我被编入大税 11 班,40多位同学来自全省各地。入学的第一课是军训。每日清晨,操场便成了沸腾的战场。我们在教官嘹亮的 “一二一” 口令声中,反复练习站军姿、踢正步,豆大的汗珠顺着脖颈滑落,浸透衣衫。回到宿舍,又要按照严苛标准,将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军训结束后,我满心放松地去澡堂洗澡,却不慎将刚花二十多元买的电子表落在储物柜里。等想起后折返寻找时,柜子里早已空空如也,懊恼与失落瞬间涌上心头。还有每次跑步训练,总有个别女生站在队伍外,称感冒不适。当时单纯的我信以为真,后来才知道原因。

军训结束后,学校举办了迎新生文艺晚会,邀请的是一家文工团。五彩斑斓的光影中,一位身着西装、系着长围巾的男歌手格外引人注目,这身装扮几乎复刻了毛宁当年的经典造型,将一曲《涛声依旧》演绎得淋漓尽致。大家沉浸在这动人的歌声里,多日来的疲惫与生疏瞬间一扫而光。

(二)

开学的头天晚自习上,我拿着刚刚买的《三国演义》和大家一道兴冲冲地走到教室。看到崭新的课桌和整洁的环境,一个个面带惊喜的表情。班主任张雯拿着花名册走进来,清脆的声音在安静下来的教室响起:“点到名的同学做个自我介绍,说说来自哪里和自己的特长爱好。” 一个个名字从她口中念出,被点到的同学陆续起身,有的腼腆,有的大方,教室里不时响起鼓励的掌声。可直到二十多个名字念完,都没听到自己的,满心失落又带着点侥幸。

那时,学校的课程围绕税收专业精心设置,涵盖会计知识、相关法律及经济基础理论等领域,教材编写大多出自本校老师,李孔旭校长,沈福、张劲松老师赫然在列。我们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基础会计学》《财政与金融》《英语》《哲学》《高等数学》《统计》《中国税制》《财务管理》《珠算》等课程轮番登场。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时,我有些手足无措,仿佛在听“天书”。

好在老师们悉心授课,我慢慢开始适应了。记得教《财政与金融》的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的许骁刚老师上课喜欢提问上节内容,如果答不上来,达到一定次数,考试记不及格,常在课上忆自己的大学生活,云什么“气吞万里如虎”。教《高等数学》的温建平老师讲课温文尔雅,不紧不慢,从来没有骂过人,连一句重话也没有。教《基础会计学》的杜冬梅老师总是很耐心,不懂的地方重复讲、反复讲。教体育的刘守功老师,每天早晨,哨子一响,就吆喝大家赶快起床到操场集合,那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在楼道里不断回响。珠算课结业考试时,我和同学早早坐车前往指定地点,为了过关,帮人家打了一上午的卫生。

第一次期末考试考完后,自己在老家收到学校寄出的考试成绩单。打开一看,是39名,仔细再看,有一门课程为零分。开学到学校后,忙找到班主任重新核实记分。是分数记错了,总分成绩正好入围三等奖,获得了好像是80元的奖学金。后来,也许是年少轻狂,懵懂无知,对学习也不上心了,退步了很多,以致于计算机这门课挂了科。

(三)

那时校园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经管院的楼,财专的饭,山大的女生,矿大的汉。” 这句话巧妙地点出了不同校园的特色。税校虽小,却也独具魅力:有着精致而温馨的校园环境,浓郁而沉静的学习氛围,小而精的校园里,每一缕空气都弥漫着向上生长的气息。

学生们日常活动范围基本就是宿舍、食堂、操场和教室 “四点一线”,当然还包括开水房和澡堂。那时在学校,学生们多用五颜六色的温壶打开水,水房地上整齐列队的暖水瓶是一道景儿。宿舍里,南来的,北往的,那个年代1个宿舍8个乡音,老乡之间就用乡音交流,方言味儿较重的,差不多有20%左右靠猜或观察其肢体语言来“撞”意思。比如“二” 的读音确实存在丰富的差异。在一次知识竞赛中,轮到我回答问题时,我一张口说出 “二” 这个字,没想到底下的观众席爆发出一阵大笑。这突如其来的笑声让我先是一愣,随后才意识到,或许是我对 “二” 的读音把握和大家习惯的不太一样,才闹出了这样的小插曲。

印象中,我们男生宿舍,经常是统一熄灯后,大家要么开聊,诸如老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个人有什么兴趣爱好,接着是相互发问,后来就是探讨时事、体育运动以及推荐自认为的好书、各自的方言怎么说等等。喜欢安静的同学一遍遍“痛斥”:“你们几个睡不睡觉了?”“都几点了?”“明天上不上课?”等等,要么打扑克,开启 “升级” 大战,有时能战到凌晨一、两点,常常因升级打法不同,该不该“出对子”而争得面红耳赤。

伙食上,主食是馒头,每个菜都是单独炒,不是混合在一起,有炒豆芽、炒豆腐、炒粉条等,偶尔还有炖猪蹄(5元一个,当然吃不起)。遇到有好吃的信息后,大家会一窝蜂把食堂挤得水泄不通,争先恐后去“疯抢”。那时我们正值长身体的阶段,下了晚自习,大家都饥肠辘辘。有的舍友拿出散装的方便面或挂面,用酒精炉煮着吃;记得有位舍友拿出从老家寄来的干馍馍,不一会儿就被大家分食殆尽。那时,过完寒暑假回校的学生,无论男女生都肩背手提,行李里大多是家里给带的吃食。每逢假期开学后,宿舍楼道里总是洋溢着欢天喜地的气氛。星期天,学校外面的兰兰面食馆、永济饺子馆、正和饭店,我们有时会相约前往,大快朵颐一番。

课外活动上,有的同学就找来半导体在被窝里收听,有的则去相熟的老师家里“蹭”电视,有的则是从外校朋友那里“趸”来一些讯息来彰显自己对世界杯的了解。意大利的罗伯特・巴乔、荷兰的博格坎普、巴西的罗马里奥、丹麦的舒梅切尔、阿根廷的马拉多纳等都曾是热议的名字……一时间,貌似个个都成了“正宗”足球迷。作为校学生会的成员,我还用粉笔出了一期1994年世界杯的海报。也有人喜欢写诗、朗诵,大多不过为赋新诗强说愁。那时内心深处被“武林风”式的“华山论剑”“笑傲江湖”之类所激扬,普遍喜欢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交上 10 元押金,便可以借阅观看。那时候的春天,春和景明草长莺飞,心绪也朦胧。

(四)

有人说,唯有八九十代的港片与音乐没有辜负七零后,诚哉斯言。在那段青葱岁月里,最令人翘首以盼的,莫过于每周六二楼礼堂放映电影的时刻。平日里寂静的礼堂,一到周六便摇身一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还未到放映时间,礼堂门口便排起了长队,同学们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兴奋,叽叽喳喳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第一部放映的电影是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电影开场,江南四大才子风度翩翩地走在街头,背景音乐一响,全场瞬间沸腾。当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以夸张滑稽的姿态吟诗作画,那诙谐幽默的台词、生动搞笑的表情,引得礼堂里爆发出一阵又一阵震耳欲聋的笑声。那时看过的电影多是武侠动作片,以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与方世玉系列为最。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李连杰以挺拔如松的身姿与沉稳大气的演绎,将黄飞鸿的一代宗师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关之琳塑造的十三姨,温婉中透着坚韧,形象鲜活生动。片中黄飞鸿那句 “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使中国人不再受欺负,更要广开民智” 掷地有声,深刻诠释家国大义,令人心潮澎湃。而在《功夫皇帝方世玉》里,李连杰将方世玉的锋芒与帅气诠释得恰到好处,李嘉欣的美貌在银幕上惊鸿一瞥,令人难忘。雷老虎那句 “以德服人” 的经典台词,更是流传甚广,成为一时佳话。

香港武侠片的经典开场往往以纯黑背景铺陈,继而浮现猩红繁体字幕,当演员表逐行滚动时,礼堂下面早已口哨声响成一片……那时分不清林青霞与胡慧中,何家劲与莫少聪,那些经典桥段、经典瞬间和激烈打斗场面,深深印在脑海。爱看电影的我们在元旦前一天看了一晚通宵电影,包括《英雄本色》《老虎出更》《青蛇》等经典影片,回到学校遭到老师一顿训斥。那场光影盛宴,成为了青春岁月里最独特的印记。

那时华语乐坛也不遑多让,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四大天王等歌手的歌曲广为传唱,他们的音乐风格多样,或深情动人,或激情澎湃,或轻快愉悦,成为了我们青春时光中不可或缺的背景音乐。最开始传唱的有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张学友的《吻别》《祝福》、刘德华的《谢谢你的爱》《忘情水》、周华健的《花心》《其实不想走》《风雨无阻》、邰正宵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千纸鹤》等,与此同时,校园民谣代表人物老狼凭借一首《同桌的你》横空出世,迅速在校园里掀起热潮,引得同学们争相传唱。此外,还有黄霑的《笑傲江湖》与《笑看风云》这两首歌曲,历经岁月洗礼,仍令人难以忘怀。

(五)

那时的税校是典型的郊区,远离太原市中心,西侧是北张村,南侧是大吴村,约东南一隅是山西毛条厂和山西针织厂,再往南是一片玉米地,每到夜晚,周遭的蝉鸣声在此起彼伏奏鸣,那声音如同一曲永不疲倦的乐章。

那时太原的天色多是灰蒙蒙的,空气中能明显感到有细小粉尘或颗粒在肆意荡漾。只要出趟门,用不了一天白色衬衣的领子就发黑了,索性后来也学着当地人整过一段时间的“假领子”。

那时候时兴出门看老乡,坐得是3路电车。由北向南,由晋阳饭店东侧始发,途经并西商场、塑料公司、山西报社、大营盘、二营盘、电机厂、北空干休所、三营宿舍、三营盘、坞城路、山西大学,许西村、司法学校、经管院等十几个站点,票价为3角。那时候,还有过“逃票”,售票员总有“关照”不到的,试着拿张旧票,舔在嘴上,说明我买票了,大多数售票员,看到学生,都会放一马的。那时候,3路电车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拥挤,尤其在节假日简直拥挤不堪,往往刚发走一趟电车,站台上瞬间又挤满了人。从来不曾忘记,晋阳饭店泛出的菜香总是给人以无限诱惑,幻想着能去吃上一顾解解馋。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但真善美永远不会褪色、过时。我在校时间仅有一年多,但那段岁月却无比珍贵,校园里的师生情更是深厚而温暖。第二年下学期,我生病住院,班里同学得知消息后纷纷踊跃捐款,有的同学甚至捐了 50 元,班主任带着同学们的心意和捐款前来看望我,亲爱的同学们还为我点歌,主打的是孙悦的《祝你平安》,康复回校补办相关手续,老师们热情无私帮助,这份情谊让我十分感动,珍藏一生。

短暂的税校时光,是我的青春,那是清澈、纯净的青春,是如鲜花般怒放、壮怀激烈且热情似火的青春,我会永远怀念。